
2017《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解析留学新趋势
全球化智库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科学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报告显示,出国留学学生偏向低龄化,中学留学生增长速度超过学位学生和交换学生的增长速度。超四成美国国际中学生来自中国,而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国际中学生的数量占比已过半。中国作为最大的留学国,依旧持续影响着全球留学的发展状态。英美留学增速放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来华留学主要增长点。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6-2017 年,我国留学海归达到 43.25 万人,超过 8 成留学生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较之前一个学年增加了 2.08 万人,同比增长 3.97%。中国,作为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持续影响着全球留学的发展状态。
同时,留学人数增速放缓,低龄留学热潮,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等都成为了中国留学发展的新特点。中国出国留学的形势也在过去的一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美国和英国留学生增速放缓
今年呈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态势,特朗普正式上任美国总统和英国脱欧等事件对传统留学目的地造成强烈的冲击,导致英国和美国国际学生人数增长速度下降。
同时,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较前一学年增幅下降 3.7 个百分点,英国也仅上升了 0.3 个百分点。相反,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三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则持续增长。
中国稳定把持了留学目的地第三的位置,2016-2017 年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 44.3 万人,同比增长 11.4%,较上一学年增幅上升 5.9 个百分点。
2、学校综合排名为首要参考
从留学生主要生源地来看,全球十大留学生生源地中,亚洲占 6 席,包括中国大陆地区、印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伊朗和印度尼西亚。此外,欧洲占 3 席,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北美占 1 席,为加拿大。
而广大中国留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最多考虑的还是学校的声望,占到受调查者的 61%。其次,48% 的人关心学校的申请成功率,而后才是学校位置和毕业生收入能力。此外,该项研究的数据显示,留学生并不特别关注留学的费用问题。
3、国际顶尖人才竞争更激烈
报告显示,工作和移民政策是影响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欧美发达国家为国际学生提供了通畅的发展途径使其能吸引大量国际学生。
美国在特朗普就任后,国际人才政策虽然缩紧,获得 H-1B 签证人数的增长缓慢,但引进高端人才的核心没有任何变化,国际高端人才竞争愈发激烈。
英国方面则为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和发展创新产业,将 T-1 签证的数量增加一倍,T-4 签证政策有所放宽。
德国凭借发达的经济、先进的学科技术水平和独特的文化受到国际学生、寻求职业发展机会的年轻人和移民的青睐,但其开始对工作签政实行打分制,收紧的移民政策趋势显现。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大举接收难民,对吸引留学生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4、工商管理相关专业比例持续回升
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速放缓,但留学生数量保持全球第一位。截至 2017 年,中国仍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据统计,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留学生的比例超过 30%,占韩国和日本留学生比例更是达到 57.3% 和 49.3%;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虽然中国留学生占比并未超过 10%,但也是该国最主要的留学生源国。
商科作为中国学生的首选留学专业,其热度较去年再次有了明显上涨,可见专业扎堆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而工程科学专业和工程技术专业继续下降,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业、数学与统计学专业、社会科学专业也有所下降;工商管理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选择比例保持持续增长。
尤其是工商管理学专业选择比例持续回暖,这与工商管理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再次放大有关,包括金融领域、贸易领域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 " 互联网 +" 的刺激下产生新一轮的增长。
5、留学人群呈现年轻化走势
留学群体也有着新的变化,其中,留学群体的家庭条件持续提升,依靠国外大学资助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由此,留学发展也保持了平民化,大众化的发展。
在留学群体的学历分布中,本科阶段留学占比仍然最高,毕业后留学人群占比上升;另一方面,在留学人群中,目前正就读于中学及以下的计划留学群体,达到全部调研人群的 30%,对比 2016 年增长了 5%。总体而言,留学人群仍呈年轻化。
2016-2017 年在美留学的中学生中来自中国的学生达到 33275 人,占美国该学年国际中学生总量的 41%。此外,在加拿大,当前国际中学生增速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学学生的平均增速,英国和澳大利亚国际中学生的数量占比分别为 55%、23% 和 54%。
6、安全问题严峻,诚信问题凸显
" 章莹颖事件 " 把留学生安全问题带到公众的视野,尤其是留学低龄化趋势凸显和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留学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根据外交部领事司数据,外交部中国驻外使领馆和领保中心受理的领事保护和协助案件数量呈加速发展,案件总数量从 2012 年的 3.68 万起提升至 2016 年的 10 万余起,涉及的留学生数量也从 2014 年的 932 人增长到 6185 人。
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曾是国际学生中 " 勤奋 "" 刻苦 " 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学术造假事件频频被竞相报道,对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留学生被劝退有学术表现差(39.86%)和学术不诚信(32.57%)两个主要原因;其中,因学术不诚信而被劝退的人数比例明显上升,由去年的 24.56% 增至 32.57%。
7、海归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报告指出,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长,海归学历的含金量不断下降,就业压力进一步凸显。
虽然近半数海归认为自身的竞争力高于国内同类学生,但海归群体的劣势仍然十分明显,65.9% 的海归受调查者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阻碍其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二 45.3% 的海归受调查者认为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还有 41% 的海归受调查者认为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是影响其求职的主要原因。
8、海归就业进入 " 青铜时代 " 留学价值回归引深思
CCG 此次报告最特别的部分是在对出国后爱国情怀的调查中发现,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实力日益壮大,作为中国公民,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与日俱增,其中,有 62.7% 的海归对出国以后更加热爱祖国的看法表示认同。
随着留学的平民化发展以及大规模 " 海归潮 " 的到来,褪去 " 光环 " 后的海归正在面临着就业压力的严峻考验,海归就业进入 " 青铜时代 "。
相关专家表示,面对海归就业的 " 青铜时代 ",留学生和准留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留学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留学并不是万能的,留学仅仅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所以,对于出国留学需要有准确的定位。另一方面,留学前及留学过程中的规划必不可少,社团活动的参与,实习机会的把握以及社交能力等都应当是留学生在良好地完成学业的同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机会。面对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市场,仅依靠留学文凭而 " 裸归 " 的海归群体,可能会在就业发展阶段遇到更大的困难。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课题组建议:我机构在2018年将多措并举推动留学价值回归——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与学生家长一起树立客观、成熟的留学价值观,促进留学生、留学家庭理性选择和规划留学!我们将深入开展留学安全教育与培训,因为对留学生而言,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是确保留学安全最重要的方面。同时也希望留学生家长们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